银行这个行业百盛证券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——从存款、转账到贷款,银行的业务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在股票市场当中,银行也是不容忽视的板块。以A股市场为例,截至2025年7月13日,银行业市值达13.64万亿元,占A股总市值的13.67%,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。
数据来源:iFind,数据截止日期2025/7/13,按照申万行业分类。
无论是从市场格局还是商业模式上来看,银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,而了解这些独特之处,正是投资者把握银行股投资逻辑的基础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~
格局稳定,规模集中在头部大行
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以下四类:
Ø 国有大行以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、邮储为代表,资产规模庞大、网点遍布全国,并承担服务国家战略等职能;
Ø 股份制银行市场化程度更强百盛证券,提供全国综合性服务,包括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等;
Ø 城商行多由地方城信社改制,聚焦地方经济、中小企业和居民,深耕所在区域;
Ø 农商行扎根县域农村,前身为农信社,服务区域“三农”、小微等。
除此之外,还有外资银行、民营银行等,但数量和规模普遍不大。
表:四类主要商业银行的格局
数据来源:iFind,数据截止日期2025/7/13,资产规模数据截止至2025年一季度。
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,虽然从数量上看,城商行、农商行合计占比达98.99%,占据主导,但资产规模上呈现向头部大型银行集中的格局,国有行和股份行资产规模合计占比达72.66%。
并且百盛证券,由于银行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与较强的规模效应,银行业的格局也较为稳定,前几大银行的排名一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,近年来A股银行业的市值集中度也稳定在80%以上。
数据来源:iFind,数据截至2025年7月15日,按照申万行业分类。
注:市值集中度=总市值前10的股票市值加总/总市值。
资产负债驱动赚取息差,中间业务作为补充
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,围绕“资金循环”展开: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形成负债端(需向储户支付存款利息),再将资金转化为贷款形成资产端(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)。由于存款利率通常低于贷款利率,两者的利差,便构成了银行利息净收入的主要来源。
在资产端,除了贷款业务外,银行还会通过投资债券和同业资产以收取利息收入,共同构成了银行的资产业务;在负债端,除了存款业务外,银行还会通过同业负债、发行债券和存单等方式补充资金并支付一定的利息,对应着银行的负债业务。
除此之外,银行还会扮演中介角色,提供基金代销、支付结算、资产托管等服务,并收取佣金或手续费。这类业务统称为中间业务。因其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,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,也被称为表外业务。
在实际运营中,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构成银行的两大核心业务,共同产生净利息收入;中间业务则作为补充,创造非利息净收入。在A股上市银行中,近年来净利息收入的占比始终高于70%。
数据来源:iFind,数据区间为2022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。
高杠杆撬动盈利
银行以资产负债驱动、赚取息差的经营模式,天然要求维持高杠杆。因为只有扩大负债规模,才能支撑更大的资产规模,进而通过利差获取充足利润。从2025年一季报数据来看,A股各行业中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位居首位,达92.22%。
数据来源:iFind,数据节点为2025年一季报,按照申万行业分类。
而银行之所以能维持高杠杆运营,核心在于其稳定而低成本的负债基础——银行的负债以存款为主,普遍具备规模大、成本低且稳定性强的特点,为高杠杆提供了支撑。相比之下,传统实体行业的负债则主要由债券、银行贷款等构成,利率成本更高,难以长期支撑过高的杠杆水平。
声明: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,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,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。基金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。
来源: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百盛证券
天盈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